吸引孩子聽故事有許多方法,跟故事人是否具有魅力也很有關係。
但一本繪本故事要如何說得好聽,有所謂的說故事的三段策略:故事前、故事中、故事後。
在此選策略中的一小切片,注意,切片也就是許多方法中的幾個方法,跟愛說故事的您分享。
因本人非常喜歡阿諾羅北兒的作品,因此常為孩子說羅北兒的作品。老鼠湯是我最愛的故事之一。
吸引孩子聽故事──以說<老鼠湯>(遠流出版)為例
設計:劉敏(創意說故事培訓、兒童戲劇、兒童閱讀與討論帶領人培訓)
方法一:
(一)妳問問題,我回答 (參考林淑玟著<你問問題我回答>民生報)
(1)老師做一些文字卡(尺寸自訂,約1/4A4),文字與要說的故事內容有關。
老鼠、黃鼠狼、鍋子、蜜蜂、大樹、蜂窩、泥巴、石頭、山、鳥、山谷、難過、高興、蟋蟀、睡覺、唱歌、老太太、警察、沙發、草、水、湯…
(2)老師先抽一張,讓學生問問題。所問的問題只能讓老師回答是or不是。學生從老師的回答中,歸納出字卡上的字。
(二)我問問題,妳回答 (我來說,妳來猜)
(1)學生1抽一張字卡,說出三個提示,但不可說出字卡中的任何一個字,讓其他學生猜。十個學生沒猜著,換另外一個人來協助暗示,或換另外一張字卡。一直到字卡全部猜完。
(三)全部猜完字卡之後,老師請同學按照這些字卡,編出一個故事。
(四)念讀<老鼠湯>故事,念完,對照學生編的故事。
(五)高年級可寫下:1.我要如何向別人簡單說這個故事2.盡量寫下記住的故事描述。
3.寫一封信給老鼠。4.寫一封信給黃鼠狼。
(六)設定學生為故事中的一個角色,以”我“為描述觀點說這個故事。
方法二:
(一) 製作字卡-角色(人)、場景(地)、物件(物)、時間(時)、動作(事)
(二) 將學生分五組(每組約5-6人),每組規定要聽的內容。例如拿到角色卡的小組,在聽故事過程中,要把所提到的角色記錄下來,,或輪流寫在白紙上(每個角色寫一張)。故事說完後,到黑板上填寫。或貼到黑板。
(三) 老師念讀故事
(四) 念完後,老師在黑板上規劃出角色(人)、場景(地)、物件(物)、時間(時)、動作(事)等區塊,讓每組上去填寫(如心智圖標示法),或將寫好的紙條貼在這幾大項目周圍。亦可用海報紙代替黑板,如此,可以保留到下一堂課當作討論時的依據。
(五) 根據黑板上的資料,討論故事
方法三:
(一)老師在黑板(或海報)上寫下問題,然後講故事。
老師:請聰明的同學,邊聽故事,心裡邊想出答案(先不說出來)。
(1)故事中,誰是聰明的?從哪裡知道?(2)誰幫助了別人?(3)誰有點愚笨?
(4)誰生氣了?(5)誰為一個問題困擾了好久好久?(6)誰說了謊話?
*以上問題可以全班一起思考,或是分組分別思考一題。聽完故事後討論,並寫出答案以及為何大家這麼認為。
恭賀布瓜榮獲2012/2013年臺北市學習型城市讀書會學習楷模獎
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研習活動1/15開跑
- Dec 12 Mon 2011 20:13
吸引孩子聽故事的幾個方法-by劉敏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