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賀布瓜榮獲2012/2013年臺北市學習型城市讀書會學習楷模獎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33)
- Jul 21 Sat 2018 22:32
2018行動閱讀之旅-三峽李梅樹紀念館影音
- Jul 20 Fri 2018 23:23
行動閱讀之旅~『東方藝術殿堂』一場與大師的對話
走進李梅樹紀念館之前,豔陽高照,花草奔放;
踏進李梅樹紀念館之後,純粹的美感,讓人心靈豐滿。
入口處有提供給觀光客留念的紀念章,特別的是,那上頭刻的不是建築物、不是交通工具,是優雅的裸女畫像。
小小畫冊圖片上,印有實畫實縮的圖像,每一幅小畫,也都別出心裁地標註李梅樹大師的創作風格與技法。
館內收藏的畫作與文物資料,涵蓋了西洋的、日本的,與台灣藝術家相關的珍貴書籍照片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-古佛系列。古佛系列中,繪出許多日本各地寺廟裡的諸尊佛像,京都東寺梵天像、京都廣隆寺的彌勒菩蕯半身像、奈良法隆寺的地藏菩薩像等,每尊佛像皆描繪的十分莊嚴。
延著諸佛神像莊嚴的線條,彷彿能觸及這位藝術大師,當時主持重建三峽祖師廟時的堅毅精神。
今日,非常感謝專責導覽的二兒子李景光、三兒子李景文,藉由導覽解說的過程,完美傳達出父親李梅樹的創作理念,還有對這片土地的擁護和熱愛。
透過此行,我們得以進一步與藝術大師對話,一同關注這片土地上的根,土地上的傳承故事。
感謝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會員盧家珍,精心籌備「行動閱讀之旅」,為此行更添一份情誼之美。
備註:三峽長福嚴,古稱三角湧長福巖,人稱三峽袓師廟,獲有『東方藝術殿堂』美譽。
三峽袓師廟,於107年4月13日公告為新北市市定古蹟,亦屬於「新北市文化資產」。相關連結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。
2018/0720 布瓜行動閱讀之旅 圖文記錄 ^@* 雅如
- Nov 05 Mon 2018 12:03
~我的生活真好玩!~ 《橡皮筋可以拉多長》
~我的生活真好玩!~
《橡皮筋可以拉多長》
(文:麥克‧泰勒;圖:傑利‧裘納/米奇巴克出版)
學齡前/國小低年級
~閱讀帶領人:倩如~
●「我的生活真好玩~小玩意玩出大趣味!」閱讀帶領前言:
「我的生活真好玩」─當我們還小時,什麼都感到好奇、新鮮、有趣,「小玩意」也可以玩出大趣味!隨手可得的橡皮筋,可以拉多長?(親自用力拉扯一條橡皮筋─在拉扯時,大人的直覺思維:「不要再拉啦!會~扯~斷!!!」哦!成長是幻滅的開始!)所以作者以充滿童心的小男孩為主角。
●《橡皮筋可以拉多長》與其他向度的連結:
閱讀的帶領活動不侷限在縱向的深入,也可以橫向的連結。但此次的重點會放在「語文領域─閱讀後延伸活動」,一併會帶到的是「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─智慧財產權、圖書的結構」(因為繪本很重視圖文的連結,而愈小的孩童對圖象比文字來得感受強烈。這本書不僅僅是正文頁的圖象有意義,封面、蝴蝶頁、書名頁……都藏了一些玄機。不管帶領閱讀的這群孩子是否已有「書的結構」的先備知識,我覺得有必要隨著此書的閱讀再次強調。
另外兩向度領域,我覺得也可以把它當作此書閱讀之後延伸再延伸的活動,或是將此書閱讀成為兩領域課程(健康與體育領域:橡皮筋繩;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:橡皮筋彈力的探討)開展前之引發學生動機之教學活動。
●作者、繪者、翻譯簡介:
◎翻譯/林真美:林真美老師本身是位兒童文學家,翻譯童書繪本,是台灣 親子共讀運動的推手,小大讀書會的發起人。
●內容傳達的中心思想:
透過生活感知、觀察,藉由聯想、想像,啟發創造,想像力成就無限可能性。
◎封面:圖象的意義─小男孩拉扯橡皮筋,突破現實框架,延伸想像,創造無限可能性。
◎書名頁:圖象的意義─橡皮筋扭轉成數字符號無限大的形狀,就希望想像力發揮至無限大。
◎蝴蝶頁(扉頁):連接封面和正文,保護圖書。(繪者在此藉以圖象連結故 事內容,暗藏故事脈絡發展)。可帶領完故事,再引領孩子回頭來領略。
◎版權頁(扉頁):簡單來說就是「書的身分證」。(記載作者、繪者、出版社、出版日期、ISBN國際條碼等資料。)
◎序言頁:作者的自序。
●共讀欣賞:
請大家依次以一個完整的句子朗讀。(簡單教導低年級孩子認識所謂「完整句子」就是一個句子的完結,標上句號。)
ps.尊重智慧財產權~正文頁ppt在此省略,請大家好好閱讀此書。
◎承接複句:1.「就」2.「接著」3.「然後」4.「後來」、「最後」
◎轉折複句:1.「卻」、「把」
●圖象探討:
1.構圖、繪畫技巧從大而粗線條表現→精細寫實。
2.繪本裡多所場景畫面不拆為前後頁(如上ppt)裝訂,而是跨頁一起呈現(如下ppt)是因為追求畫面的完整性,但為何要使用框格區分?
●讀材帶領活動:
我的生活真有趣!小玩意玩出大趣味!想像力無限大,玩轉橡皮筋,讓「它」是什麼,像什麼!任意玩轉。
↑2018/3/6布瓜成員作品
~資料來源出自布瓜讀書會,轉載請註明出處~
`
- Jul 20 Fri 2018 20:51
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
關於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更名
2012年04月開始,本站的實體讀書會已經改名為「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」,前身是創立於2004年的「聯合報系Fifi書城少兒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團」
無輪名稱為何,我們都是喜愛兒童文學、喜歡帶領少年兒童閱讀的夥伴!
這是我們共聚一堂相互學習的園地。
- Dec 06 Wed 2017 01:41
慢飛天使的繪本世界 文:劉敏
永明早療繪本課 教師:劉敏(羊咩咩老師)
其中有幾個孩子,一看到羊咩咩老師,就開始大聲唱經常播放的兒歌,即便根本聽不出他唱的詞,或是做出跟羊咩咩學的用力踏腳、左右翹翹板的身體動作、或是模仿羊咩咩蹲低、抬高手的暖身動作。每次看到經過一兩個月之後,才有小小的一點進展,都讓我幾乎熱淚盈眶。
慢飛天使的繪本導入的困難點,大致是孩子眼睛不看繪本、注意力短暫、社會情緒不穩定、不喜與他人身體接近。理解繪本裡的概念、認知、或感受的語言等,較為困難。例如:飛得高高的…「高」帶來的感覺?小豬覺得好「無聊」的抽象感覺。
慢飛天使有那麼多學習上的障礙,他們真的可以閱讀嗎?
十七年來,我帶領身心障礙兒童或青年肢體開發,從來沒想過一次「他們做不到」的想法。我深信,雖然緩慢,但是只要教師想辦法,引導孩子用肢體感知、感受、聲音、語言、畫面、認知齊下,繪本一本一本的累積,也許三個月或半年之後,孩子就可以從聽單詞,到專注聽一長串的句子。
有關慢飛天使繪本引導的要領,我最近整理了一些心得,
從立體的感知導入平面的圖文閱讀:先肢體感受,後導入繪本,最後做前後的統整。繪本的故事線,先解構,搭配認知注入、再行結構。一次的課程,提出一至兩個概念,重複並有變化。運用肢體的運作,達到認知、概念、情感、空間感的體驗。例如提出語言:「小小小小~」牽手圍成的圓圈也變小,縮小到最小的時候,語言變成:「小小~小披薩」。同時,練習接近別人的身體,提高社會性的適應能力。例如自閉症兒跟別人的身體接觸排斥的改善等。
在永明早療繪本課,幾乎一個孩子有一位大人協同教學,這是孩子不斷的進步的原因之一,因為充分的人力,幫助孩子專注、以及真正進入活動氣氛,是非常重要的協助。除了中心的專業教師之外,家長也投入參與。孩子的阿嬤、阿公、媽媽、爸爸,以及台北護理專課學校的實習生大哥哥姐姐們,每次都會一起幫忙拉著孩子,參與早療繪本課的各種肢體活動與語言學習。如此一來,我就能放心的逐一進展,拉提孩子的能力,雖然我得渾身解數,經常滿身大汗,邊說、邊演,還要邊跌倒…我仍然滿懷信心地,想要持續為他們說故事。
我深信只要大人用心,慢飛天使仍然能進入「閱讀」的世界,讓他們跟一般的孩子一樣可以享受繪本的想像世界。
- Dec 20 Tue 2016 00:40
古靈精怪動物園
這是一本饒富童趣的兒童文學,連身為大人的我們都愛看。也是一本心情寫照、反映自己潛在意識的“動物園”
透過“布瓜讀書會”,我才能有機會接觸這一本有趣的兒童文學
經過 雅慧 精闢深入活潑的讀材導讀,並用撲克牌分組的實體、創作自己的動物,接著再用先前提問所得到的獎金、舉行“動物拍賣會”…
雅慧 實在是太強,讓整個讀書會的流程 精彩又刺激
古靈精怪動物園 分為5個園區:
1.唱反調草原
2.思想彈跳灣
3.羞答答雨林
4.心的柵欄前
5.做自己探險角
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篇 ~~結束 也是開始~~
來,拿隻筆、找張紙
把牠畫出來
一二三,三二一
動動你的小腦筋
看完書後,直覺就創造如同自己處境…
~~“行事曆獸”~~
今天 做什麼?明天 做什麼?後天 做什麼?
下星期 做什麼?下個月 做什麼?
行事曆上、好像永遠住著 都排滿 “做什麼”的小怪獸🐾
這本書、真是可愛
- Jun 04 Thu 2015 11:37
布瓜六月導讀最初的質問 會後資料 by michael
- Jun 01 Mon 2015 15:45
布瓜六月導讀通知 2 :最初的質問 櫻花雨的賞讀 by michael
- Jun 01 Mon 2015 15:24
布瓜讀書會六月導讀通知:最初的質問 永恆的初心 by michael
- Mar 31 Tue 2015 23:56
布瓜的交1000領2000秘技---by玉美
有想法、有規劃、還得有資源才辦的了事,跟您介紹布瓜交1000領2000的秘技。
- Mar 31 Tue 2015 23:52
布瓜簡單有效的行事曆--by玉美
有想法還得有執行力,該怎麼實現理想,來瞧瞧布瓜精彩的年度行事曆吧。
月份 |
課程安排 |
交流活動 |
會員招募 |
會務執行 |
社團宣傳 |
負責 |
帶領組 |
交流組 |
會長、副會長 |
經營組 |
推廣組 |
01 |
課程01 |
|
|
|
第一季 部落格投稿 |
02 |
寒假休息 |
||||
03 |
課程02 |
|
|
||
04 |
課程03 |
|
|
第二季 部落格投稿 |
|
05 |
課程04 |
|
|
||
06 |
課程05 |
交流會籌備01 |
|
||
07 |
暑假休息 |
第三季 部落格投稿 |
|||
08 |
暑假休息 |
||||
09 |
課程06 |
交流會籌備02 |
|
||
10 |
課程07 排出次年課程 |
交流會籌備03 |
老會員續會查詢 推選新年度會長 |
第四季 部落格投稿 |
|
11-1 |
|
交流會演練04 |
|
||
11-2 |
|
交流會05# |
好夥伴交流觀摩 |
||
12-1 |
年度會議:當年度檢討、次年度規畫 |
||||
12-2 |
課程08# |
|
老會員續會 新會員入會 新舊會長交接 |
- Mar 31 Tue 2015 23:40
布瓜的熱情活力7W--by玉美
布瓜十二歲了,在小學畢業前,跟您分享布瓜之所以能持續熱情活動的公開秘密吧。
擔任布瓜前身"民生報少年兒童閱讀帶領人培訓團"的創團團長,是難得的榮幸。讓對社團有濃厚興趣的我因而有機會參與經營,布瓜連續兩年獲得"讀書會楷模",或許這些規劃也幫了點忙。抱持傳承的心,特此跟諸位分享:
布瓜的活力7W
What目標:成為有心推廣兒童閱讀者的學習、交流平台及傳承帶領經驗的基地。
Why源起:師大成教中心兒童閱讀帶領人寫作班--民生報童書讀書會--民生報少年兒童閱讀帶領人培訓團--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(全程約18年了)。
Wh0成員:對帶領、推廣兒童閱讀有興趣的成人(如故事爸媽、安親班老師、作文老師等)。
When期間:以一年為周期,成員透過預先規劃的年度行事曆活動、學習。
Where地點:除了推廣活動外,目前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為主聚會地點。
Which負責:由成員自主經營。
How方法:
1. 於一年內,
2. 鼓勵為推廣兒童閱讀努力的人,
3. 運用年度會費、預定的活動規劃,
4. 於固定地點、定期聚會,
5. 合作完成目標學習,
6. 並設立交流平台,
7. 進行帶領經驗觀摩、傳承。
如何?單純吧!就只是用心推廣兒童閱讀的夥伴,一起做該做、想做的事吧了。
- Dec 16 Tue 2014 02:26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八 愛自己、做自己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八 愛自己、做自己
和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、跟別人夢想不一樣沒有關係、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、鍛鍊身體重視自己。我整理出這四本繪本,標題訂為「愛自己做自己」。
愛自己、做自己的四個故事:
4 艾瑪回來了(和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 、做自己)
5 理奧納多想飛(跟別人夢想的不一樣沒有關係、做自己)
6 不想表演的小丑 (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,不一定要走別人安排好的路,自己努力去實現)
11 膽小的威力(鍛鍊身體、重視自己)
和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、跟別人夢想不一樣沒有關係、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、鍛鍊身體重視自己。我整理出這四本繪本,標題訂為「愛自己做自己」。
我認為孩子要先會愛自己,才談的上去愛同學。不懂得愛自己,家長卻一直要求孩子要會與人分享,很容易就成了磨人的教條 …… 如果孩子能從尊重生命(例如:小男孩和大魚)、愛惜生命(例如:流浪狗),體會到先重視自己的感覺、開始珍惜身邊短短的鉛筆、擦成圓形的橡皮擦、有點關不起來的鉛筆盒。能珍惜生命珍惜物品的孩子,更容易把感覺擴及他人 ………
當然,在身心靈意識成長工作坊,跟大人談這些議題,鼓勵大人做自己,是容易交心的。但跟孩子怎麼說這些? 但的確是有這些兒童繪本阿,在說這幾則故事的經驗修正中,我沒有玩遊戲、畫畫、我只是在同一次的入班時間,連續放了前三本繪本的故事動畫,孩子看完動畫後,我設計一些有趣問答。事實上,可能之前其他的故事變得「重量級」,前面的擁抱繪本還是一個迷你工作坊的設計,所以,「愛自己做自己」雖然是我很重視的議題,過程中反而是我說故事的休息站,因為都在放影片……
從「艾瑪回來了」,花格子大象想和其他大象一樣灰色的就好。我會先說我有什麼地方跟別人不一樣:深度近視、超會流背汗的。然後我會說自己孩子有一個地方跟別人不一樣,那就是他掉了兩顆門牙。這個互動效果很不錯,因為孩子一聽到掉門牙,立刻踴躍舉手,或是用力露出牙齒擺出 pose 要我看「我也掉牙」。這時候就會有孩子說我還沒掉、我已經掉了四顆了……預期的差異性就自動跑出來,這時候我說沒掉牙的舉肩膀、掉兩顆的舉鼻子、掉四顆舉眼睛,孩子自己看到這些差異性。「和別人不一樣沒關係」的種子就有機會進入心裡了吧。
從「李奧納多想飛」,小企鵝不想跟別人練習游泳捕魚,他只想用小翅膀飛起來。我也會先說我的夢想跟別人很不一樣,我的夢想是每節下課都可以吃到冰淇淋,哈,此話一出,還有不熱鬧的道理。紛紛舉手搶答自己的夢想,各式各樣,千奇百怪,真的都好耶,只要是孩子「自己」的夢想,真的就有萌芽的機會…….
從「不想表演的小丑」,小丑不想搞笑,只想吹號角,於是和馬戲團一群動物出走尋找夢想的實現。。跟孩子講「不一定要走別人安排好的路」,可能有些沈重,可是跟孩子說「自己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」,像是那個小丑……因為前面問答互動有趣,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,看著孩子似懂非懂又投以微笑的表情,隨著鐘聲就下課嘍……又是叮嚀下課三件事的時間:喝水、尿尿、洗手…….一年半來從無遺漏…..
「膽小的威利」更輕鬆,因為威利把身體練壯了,就不怕被同學欺負,所以這個故事單獨拉出來用一次的時間單獨操作。我是先搭配 「10. 露比娜斯(奇特又輕鬆的冒險故事)」,這兩個故事也是放故事動畫,之後就是帶故事活動:練身體。我帶孩子做金雞獨立,這是連大人都需要常常練習的,如果不能一隻腳站到一分鐘,身體年齡就已經快到七十歲了。再來就是簡單的拉筋,如果是大人的課程,就要講到「筋延一寸,壽延十年」,對孩子就是…..拉下去…….帶身體的故事後活動就不要怕班上變吵,全部站起來動身體當然場面鬧烘烘,但是身體動一動,對整天的精神都有幫助,等於幫助了班導有個充滿能量一天的開始…….
因為故事動畫影片都短,身體動一動也未必能做很久,既然都站起來了,我就把露比娜斯裡面提到的盒子飛機變成故事後活動,教孩子折「小舌頭飛機」,在機身寫上番號,試飛。一旦開始試飛,就得接受…..後果,孩子比飛機移動的更快…….班導回來必須說明並…..致歉…..哈哈,所以摺紙飛機的事情,只能偶一為之。
「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」,寫了八篇文章,15 個故事全部都整理完了,藉此感謝聽我講故事的所有孩子,如果沒有你們可愛笑聲的回饋,穀子爸爸也只是一個奇怪的封號。去年二年級、今年一年級,一共進了 11 個班級,入班說了 61 次,叮嚀過 297 個孩子趕快寫完聯絡簿,也接收了 1,647 人次愛的回饋。誰說我只有一個孩子阿…..
這一年半,收集繪本讓我有更開闊的故事視野、每週入班讓我真的深入故事、與夥伴共修分享給我機會教學相長、外邀講師更是吸收別人的精華。孩子一轉眼就長大,說故事的生命未必長長久久,童書童趣,讓我繼續保持童心,這樣感覺真好……..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12-15
2014-06-27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2014-07-09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2014-09-14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四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2014-09-30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六 友誼
2014-12-15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七 我有友情要出租 最棒的自己畫展
2014-12-15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八 愛自己、做自己
(全文完)
- Dec 16 Tue 2014 02:06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七 最棒的自己畫展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七 最棒的自己畫展
這就是為什麼興起想開這個「最棒的自己」畫展,重新瀏覽一幅一幅孩子的作品,為什麼孩子能如此很快的自我肯定,而大人卻一直自我否定?是孩子天真,還是大人把正向的種子深深埋到批判的土裡,永世不得發芽…..來看看孩子如何自我肯定,在這個童趣畫展中,找到大人心中的原始本我,重回初衷。
9. 是蝸牛開始的(不要說別人、不遷怒)
「是蝸牛開始的」是講蝸牛一早起來說豬好肥,豬不開心又去說兔子好膽小每天怕怕的,兔子不開心又去說狗很懶每天睡覺….最後講了一圈蝸牛也被講了。他才明白朋友之間不要這樣看待別人,要接納別人,別人也會接納自己…..
我的故事後活動,不是再演一次輪流抱怨對方最後傳回自己被抱怨。我是反過來玩讚美遊戲。先找三五個孩子上台,戴上可愛的帽子,請他讚美一個台下的同學,被讚美的就上來戴帽子,很快的全班都被讚美到了。如果讚美不完快下課,就請沒被讚美到的人上台,讓台下的人讚美台上的。因為自己的優點被讚美,可以看到孩子靦腆的笑容。
因為每個人都被稱讚過了,接著請孩子把「最棒的自己」畫下來。如果孩子說不知道畫什麼,就請他們畫剛才被稱讚的部分。我發現,孩子被稱讚之後都很開心,這份被肯定感很快的變成畫畫的動力,這幾次眼看實在沒時間了,短短七八分鐘,都有很特別的小作品完成。
我們每個人不是都需要自我肯定,把最棒自己的那一面找出來嗎,天生我才必有用,每個人來之前都有自己的靈魂藍圖。孩子可以開心的接受稱讚,把最棒的自己畫下來,強化這個信念。我想,我們大人也需要找個方式把最棒的自己紀錄下來,給自己加油打氣的……..
這就是為什麼興起想開這個「最棒的自己」畫展,重新瀏覽一幅一幅孩子的作品,為什麼孩子能如此很快的自我肯定,而大人卻一直自我否定?是孩子天真,還是大人把正向的種子深深埋到批判的土裡,永世不得發芽…..來看看孩子如何自我肯定,在這個童趣畫展中,找到大人心中的原始本我,重回初衷。
由於已經累積了 62 件作品,上次「小女孩光腳丫」畫畫作品全數掃描,費時真的太久。加上「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」已經前後後從七月寫了現在,已經半年了,差不多彈性疲乏了。所以先選了 13 幅作品做為代表,日後慢慢再把畫展開起來嘍。而且,目前也只能開辦「線上畫展」……慢慢的把這個心願完成吧。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12-14
2014-06-27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2014-07-09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2014-09-14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四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2014-09-30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六 友誼
2014-12-15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七 最棒的自己畫展
- Dec 14 Sun 2014 02:14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六 友誼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六 友誼
友誼這件事對於少子化,我家的孩子啦,真是需要幫一把的事情。雖然幼稚園三年、到了小學一年級二年級,總還是在友誼這件事情上卡卡的。所以有關友誼的繪本,自然成了爸爸收集的重點。
友誼的四個故事:
1 螞蟻報恩(友誼、可以先對別人好)
9 是蝸牛開始的(不要說別人、不遷怒)
14 我有友情要出租(珍惜友誼)
15 魯班與阿奇(珍惜友誼)
「魯班與阿奇」是講一隻長頸鹿與小螞蟻的友誼,小螞蟻想爬到長頸鹿頭頂上的圓角欣賞大草原的美景,可是偏偏長頸鹿非常怕癢,要怎麼爬阿…..故事中兩人有趣的互動,讓聽故事的孩子感受到友誼的趣味……
「我有友情要出租」是講一隻沒有朋友的大猩猩,貼了一張公告,說自己有友情可以出租,一小時五塊錢,小女孩隨父親出差來到此地也沒有朋友,於是就租了大猩猩。兩人建立了友誼,小女孩最後離開了,大猩猩體會到友誼的難捨與珍貴,下一張公告是友情「免費」出租…….
「是蝸牛開始的」是講蝸牛一早起來說豬好肥,豬不開心又去說兔子好膽小每天怕怕的,兔子不開心又去說狗很懶每天睡覺….最後講了一圈蝸牛也被講了。他才明白朋友之間不要這樣看待別人,要接納別人,別人也會接納自己…..
「螞蟻報恩」,伊索寓言耳熟能詳的故事,大鴿子救了快淹水的小螞蟻,小螞蟻發現獵人要射殺大鴿子,奮力咬了獵人。事後兩人互相道謝,小螞蟻說因為你先幫我的,所以孩子聽了故事後明白,我們可以先對別人好,不一定別人對我們好我們才對別人好…….
友誼繪本總有許多不同面向,繞著這個主題來表達,我喜歡這四本,除了「是蝸牛開始的」之外,另外三本每本都是「兩個主角」。很清楚很簡單,說故事的時候一人分飾兩角也很清楚,賦予主角不同的聲音品質也比較容易。
「魯班與阿奇」我是做了一套長頸鹿裝,一開始是為自己孩子的說故事比賽作的服裝,後來成了我自己說故事的戲服,小螞蟻則是一隻四十公分長的螞蟻玩具。這樣兩個角色就很清楚。故事說完和孩子玩遊戲,變成他們當長頸鹿站在那,我的手當成小螞蟻往他們身上爬,搔癢癢。說這個故是就是一直笑,一直被搔癢……..
「我有友情要出租」我是放繪本電子檔投影在大螢幕上講故事,只用聲音來表達兩個主角,因為這個故事有歡樂也有分離的難過(不像魯班與阿奇,就是一路爬癢癢的大笑),所以可以把細膩的感覺用聲音慢慢帶給孩子體會。當然,從「出租」到「免費」,孩子會懂友情是不需要出租花錢的,老實說不要講破這個也很好。可是我還是會忍不住去「確認」一次,問孩子「你們認為友情要不要出租啊」,哈哈,得到的當然是一致的「不要出租」,那何必問……
「是蝸牛開始的」我是用文化部繪本花園的故事動畫,因為主角多,要自己聲音表達真的會亂,所以先輕鬆放一次故事動畫,自己再帶孩子做互動小遊戲。但不是再演一次輪流抱怨對方最後傳回自己被抱怨。我是反過來玩讚美遊戲。先找三五個孩子上台,戴上可愛的帽子,請他讚美一個台下的同學,被讚美的就上來戴帽子,很快的全班都被讚美到了。如果讚美不完快下課,就請沒被讚美到的人上台,讓台下的人讚美台上的。因為自己的優點被讚美,可以看到孩子靦腆的笑容。最後,再請每個人畫「最棒的自己」。
「螞蟻報恩」我喜歡用演的,表演大鴿子如何飛過去救落水的小螞蟻,小螞蟻如何拉住大鴿子,這時候聽故事的孩子就成了小螞蟻,紛紛來抓住我,有時故意讓孩子抓不到,他們就很 high,還有孩子緊緊抱住我不放,哈哈,我就是喜歡這樣被孩子抱住。我演的是大鴿子,可是聲音常常得當第三人稱的說書人,引導孩子要做什麼。這也磨練我說故事的功力。這樣可以玩一節課滿身大汗也挺有趣的。
我喜歡把一個主題用不同方式反覆操作,加深印象。孩子被搔癢過、互動問答過、還有唱過自編螞蟻報恩的歌,到了下學期期末,他們都仍記得這些點點滴滴,我想,友誼的種子,應該也就進入心裡了……..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12-14
2014-06-27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2014-07-09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2014-09-14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四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2014-09-30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六 友誼
- Sep 30 Tue 2014 15:34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
公立學校有許多孩子缺乏家庭互動、或是根本缺乏家庭溫暖,對於擁抱的青澀,讓人落淚。有家庭幸福的孩子,參與這個活動可能不覺得什麼,但我抱到那些根本不會擁抱的孩子,我覺得給了一些愛對他們意義很大,而我充滿內心的激動,更是滿滿愛的回饋了。
有關愛的主題的一個故事:
7 擁抱(愛)
這是這一學年所說的15 個故事之中,我最愛的一個,因為是愛的主題。忍不住,把它設計成一個身心靈工作室才用到的模樣,就叫它「愛的迷你工作坊」。
怎麼向孩子散播愛?用講故事的?用音樂?我想,直接的擁抱,有最深刻的體驗。上學前和爸爸媽媽深深的一個大抱抱,立即感受到濃濃的親情。和所愛的人深深擁抱,刻骨銘心的連結,緊緊的拉住彼此。因此,找到「擁抱」這個繪本,用作愛的詮釋,再恰當也不為過。
文化部繪本花園裡,也有這個「擁抱」的故事動畫 (可點選連結)。故事主角是小刺蝟。小刺蝟不快樂,因為牠沒有朋友。大家都怕小刺蝟身上的刺,不敢靠近牠。每當小刺蝟熱情的靠近別人時,總是讓對方受了傷,小刺蝟難過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。直到一次意外的發現,小刺蝟找到身上最柔軟,沒有刺的地方重新調整擁抱的姿勢,再次贏得了大家的友情。小刺蝟輕輕的從背後抱住小熊,小熊回頭一看,很驚訝的說:「咦!小刺蝟是你阿!你沒刺到我耶!我們可以一起玩了」。小刺蝟再也不會刺到別人了!因為他學會了擁抱!就這樣,小刺蝟交到了許多好朋友,他現在是一隻快樂的小刺蝟了。(故事介紹摘自網路)。
故事的主題在「刺」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刺,大人的刺更多。我們用刺去接近別人,如同小刺蝟一樣變得辛苦。唯有找到自己柔軟的地方與人相處,一切都不一樣了。
當然操作這個主題非常的有寓意,但是這一次我想操作的主題是「愛」,不是「刺」。對我們大部分的東方人吧,大庭廣眾擁抱很不好意思。除了年幼的寶寶之外,大人間的擁抱,更是少之又少。我在這個愛的迷你工作坊中,也發覺每班一半左右的孩子都不敢、不願、不會抱抱。所以,我決定一定要把這個愛的種子送進去。
我一樣先口述這個故事(當然加上自己的聲調肢體表達等等)、再放繪本花園的故事動畫,增加孩子的印象。然後我就告訴孩子,由 澳洲的Juan Mann發起的「Free Hugs(自由擁抱)」(可點選連結)。並播放了自由擁抱的影片。在街頭舉了自由擁抱的牌子,有些路人嫌惡的快步離去、有人猶豫半天終究走開。終於,陌生的路人敞開雙臂,同性別的、不同性別的、老人、小孩,都加入了自由擁抱,這在網路超過 4,570,938 次點閱率,並擴展到各個國家。
有些孩子會說,「呦~~好噁」,但大部分的孩子眼睛閃閃發光,看到螢幕上陌生人彼此擁抱,是多麼新鮮的一件事情阿。
進行到這裡,再來就是重頭戲了:
1. 我先要求孩子,回家後一定要給爸爸媽媽一個大抱抱。
2. 然後我請每一排同學輪流起立,過來跟我抱抱。或是跟我擊掌。所以如果有孩子實在很愛羞,這樣也願意一起排隊,和我碰個拳頭或是擊掌一下。我發覺全班有三分之二很開心的給我大抱抱,比例滿高的。
3. 女生起立,女生和女生抱抱。因為女生真的還是比較感性,很容易就有意願女生和女生抱抱。於是開始有了嘰嘰喳喳的笑聲。
4. 然後是男生起立,男生和男生一群人一起抱抱。我發覺這樣做男生比較不會抗拒。幾個男生像是搭著肩膀就玩起來了,效果不錯。
5. 然後就是女生找男生擊掌,Give Me Five。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像還是女生比較大方。女生聽到我的指令,滿高的比例去找男生擊掌。
6. 然後就很開心的開放互相擁抱。
7. 過程中隨時提醒,不可以勉強別人,不然就成了小刺蝟了。
8. 最後,活動進行到這,差不多也敲鐘,班導剛好回來,於是趁著最熱的時候,請孩子去給老師一個大抱抱。老師一進門,就收到一個又一個的大抱抱,常常老師也是笑開懷,又得維持老師的稍許嚴肅,滿有趣的…..也滿感人的。
既然是「愛的迷你工作坊」,音樂怎麼能少呢,我播放的是 阿南達幼稚園的「愛圍繞著我」(可點選連結)。如果是我正式的工作坊,我會播放 Deva Premal 的「Embrace - Om Namo Bhagavate」(可點選連結)。現場洋溢著音樂、以及孩子可愛臉孔的好多擁抱,常常眼眶紅紅的是自己。
公立學校有許多孩子缺乏家庭互動、或是根本缺乏家庭溫暖,對於擁抱的青澀,讓人落淚。有家庭幸福的孩子,參與這個活動可能不覺得什麼,但我抱到那些根本不會擁抱的孩子,我覺得給了一些愛對他們意義很大,而我充滿內心的激動,更是滿滿愛的回饋了。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09-30
前次分享主題,均在穀子爸爸臉書專頁:
2014-06-27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2014-07-09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2014-09-14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四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2014-09-30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五 愛的迷你工作坊
- Sep 28 Sun 2014 19:35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 之四: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 之四: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繪本花園裡的「小女孩光腳丫」就已經有歌了,很好聽,容易上口,我把「歌」當成是講這個故事的重點。(像是一學期講的幾本當中,一本的重點在道具、一本的重點在遊戲、一本的重點在歌,類似像這樣的安排,讓說故事更豐富有趣,自己也比較容易維持住講故事的趣味,也怕自己會彈性疲乏)。歌詞是:「小女孩、光腳丫、沒有鞋、冰涼涼、冬天來、怎麼辦~~~」。
有關分享的一個故事:
3. 小女孩光腳丫(分享)
跟低年級的孩子講講「分享」的故事,在「你我」認知上面,有許許多多的好處。文化部繪本花園 的這個「小女孩光腳丫」,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故事。而且,故事動畫裡面有「歌」。
如同收集故事道具一般,在一開始當故事志工的時候,就把「歌」列入說故事的收集方向之一。但是要為每個故事編一首歌,對我來說實在不容易。要改編現有的兒歌,感覺工程太大。我唯一自編的一首,是只有四小節的曲子,是為「螞蟻報恩」編的。曲調很簡單(簡譜): 3330 3330 1234 5— · 0 3330 3330 5432 1— · 0 它是靖恩接收小表哥鋼琴譜上的一首曲子。我寫了歌詞: 「嘟嘟嘟、嘟嘟嘟、努力向上爬~~、嘟嘟嘟、嘟嘟嘟、我喜歡玩耍~~」
在講到小螞蟻出來玩的時候,我就自己唱這首歌。因為實在太簡單了,小朋友很容易就跟上,後來我會依情節唱了好多遍,最後變成大合唱,全班都在嘟嘟嘟。值得欣慰的事,過了一個學年,最後一次入班跟他們道別,回味以前說過的故事,孩子竟然還記得嘟嘟嘟嘟嘟嘟、努力向上爬………..,一年耶! 也可見歌曲在說故事當中的力量了。
繪本花園裡的「小女孩光腳丫」(點選連結可直接進入這個故事動畫) ,就已經有歌了,很好聽,容易上口,我把「歌」當成是講這個故事的重點。(像是一學期講的幾本當中,一本的重點在道具、一本的重點在遊戲、一本的重點在歌,類似像這樣的安排,讓說故事更豐富有趣,自己也比較容易維持住講故事的趣味,也怕自己會彈性疲乏)。歌詞是:「小女孩、光腳丫、沒有鞋、冰涼涼、冬天來、怎麼辦~~~」。用寫的實在不傳神,我把這首歌的第一段整理出來,做為導讀推廣之用。
在我入班的時候,孩子一聽到書名就大叫「我看過這本書了」…….,天哪,是班書,永平圖書館有 30 幾本「小女孩光腳丫」,書箱早就輪過他們班了。當然,很多有經驗的故事爸媽都教我們說,處變不驚。沒錯,這個年齡的孩子,不斷重複,本來也真是一種學習方法。如果我們和前一位故事爸爸媽媽「撞衫」,再講一次又何妨。每個人講的方法都不一樣……。既然是處變不驚,我就跟孩子說,你們一定沒聽過這首歌吧………
這個故事是這樣的,光著腳丫的小女孩雅比,利用在公園裡撿到的舊報紙做了一雙鞋子,她非常珍惜這雙鞋子,小心翼翼的收藏著。在回家的路上,雅比遇見了生病的老鼠和落水的小鳥,雅比把他們帶回家,並且很大方的把他們安頓在她最珍貴的那雙紙鞋裡。整個冬天,雅比、老鼠和鳥兒們,因為有互相的陪伴而不再覺得孤單和寂寞。
春天來了,老鼠和鳥兒們也為雅比帶來一個驚喜…….(文字摘錄自繪本花園網站)
因為故事時間有四十分鐘,故事聽完時間還有,那要繼續怎麼操作?因為文化部繪本花園的故事動畫都沒把故事講完,所以可以做「故事接龍」,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些議題,我的引導有三個主題:
à 你願意與別人分享什麼?你僅有的寶貝,你願意嗎?
à 分享的人只有付出而沒有獲得嗎? 接受的人,回饋的又是什麼呢?
à 什麼叫施與受皆有福阿?
因為繪本花園的這個故事網頁同時還有一些這類的「提示」,就不用重頭想起要安排哪些議題了。我就是找了幾個自己覺得適合操作的題目。滿方便的。
進行到這裡,還有十分鐘,再討論議題下去變得嚴肅孩子坐不住,我就帶著孩子畫畫,把這個故事印象中最深刻的畫下來。其實十分鐘能畫多少呢?非常意外的,孩子十之八九畫的意像很完整。我跟她們說,「不是作業,不必交。但是如果你們想送給穀子爸爸,我會好好收藏起來的。當成是給我的禮物。」,結果,要拿給我的孩子還真不少,下課鐘響都要離開了,還有小朋友過來要拿給我,超溫馨的。我一共回收了 57 張畫畫。57 份禮物。誰說入班要給孩子禮物,是我拿禮物耶…….
今天終於有機會整理到這個故事,所以我終於把這 57 張圖全部掃瞄起來。放在 臉書穀子爸爸專頁 了。而且我為每一張作品寫了小心得。邀請您一張一張慢慢的欣賞這些童趣、揣摩孩子聽完故事反應,為您下一次的入班做點不同的準備。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說故事時間畫圖。看到孩子認真的模樣很有趣。有些孩子會說不想畫、不會畫、不想交,我也都不勉強。就是看到哪一位畫的比較好,就把她的拿起來給大家看,孩子受到鼓勵,很快的互相感染。尤其是第一班結束後,我得到十幾張畫,可以拿到第二班展示,所以輪到第四班,就有非常多的畫可以鼓勵孩子了…….
故事動畫裡的歌詞還有第二段;「小女孩、光腳丫、用報紙、做鞋子、冬天來、我不怕~~~」 歌詞正面引導,一面放歌,一面畫畫。小女孩的音樂,與光腳丫的畫畫。這兩個元素一起用,很適合這個故事的。
在這個繪本花園故事網頁,有老師在上面分享,摘錄如下:現在的家庭,孩子少,大都自我意識較高,想要的多,需要的少,擁有卻捨不得分享。反觀缺乏的孩子,因著生命真實的經歷,能體察他人的需要,不只對所僅有的滿懷感恩,更樂於付出。那令人感動的是自己都還不足時卻依然顧念需要之處,分享的是寶貴的愛而不是多餘的...
我自己填詞的螞蟻嘟嘟嘟,也是有第二段的,雖然只有四小節,但總是要走到正面引導的。第一段是說「我喜歡玩耍~~~」。第二段四小節是:「幫助你、幫助我;大家好快樂~~~幫助你、幫助我、我們好朋友~~~」
這篇文章發表在 穀子爸爸臉書專頁:
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9-23
前次分享主題:
2014-06-27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2014-07-09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2014-09-14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
2014-09-23 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四 小女孩的音樂 與 光腳丫的畫畫
- Sep 15 Mon 2014 20:12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三 繪本大進補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 之三: 繪本大進補
它的前身是文建會繪本花園,改制後叫文化部兒童文化館。如果您真的點了一本繪本動畫嚐鮮,會發現,「怎麼故事都只講四分之三阿!!」…….原來,這是故事接龍,每個影片最後都會旁白:「請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,把故事繼續說下去……」...... 一開始孩子也沒耐性,說不出什麼所以然,這就要考驗父母的堅持了,約兩週十本之後,孩子主動要接龍,開始發揮創意。「創意」,不是我們要孩子一輩子追尋的社會競爭力嗎……
選自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的的四個故事:
03. 小女孩光腳丫(分享)
07. 擁抱(愛)
09. 是蝸牛開始的(愛自己、喜歡自己、不要說別人、不遷怒)
13. 流浪狗(珍惜生命、愛)
您只要點選這個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 繪本花園 的連結,立刻擁有 184 本兒童繪本的線上故事動畫。而且,以每個月一本的速度在持續增加中…….
我們說故事人也許總有資源用盡的時候,家裡買給孩子的繪本都派上用場說過了、圖書館也跑得差不多了、或是,當我有一個主題方向要形成,像是學習獨立、像是珍惜生命,可是,需要的繪本要找誰諮詢?這個繪本花園裡有 184 本繪本公開展示,真是多了一個好管道。歡迎您一口氣直接笑納,成為您的故事資源。
它的前身是文建會繪本花園,改制後叫文化部兒童文化館。如果您真的點了一本繪本動畫嚐鮮,會發現,「怎麼故事都只講四分之三阿!!」…….原來,這是故事接龍,每個影片最後都會旁白:「請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,把故事繼續說下去……」。我想,不曉得是不是還有版權的考量,或是把故事都直接講完了,那就沒人買繪本了…….
雖然有這個小遺憾,我仍在班上講故事的時候,直接播放這個故事影片,並真的和孩子玩起故事接龍。這有個好處:故事常常很快就講完,但故事接龍提供互動及變化球,容易把 40 分鐘更充分使用。本文最前面列出的那四個故事,就是這一年我實驗性質用在永平說故事上面的,意外的大成功。流浪狗威利的內容已經在前一篇「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」發表過了。其他三篇,「小女孩光腳丫」、「擁抱」、「是蝸牛開始的」,容後詳述。
184 本繪本要挑到什麼時候阿?原本我就是坐在電腦前,一本一本的繪本動畫慢慢看,老實講一下子就進行不下去了。後來我才想到家裡的好「工具」 -- 為什麼我不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共讀呢?於是展開一天一本的共讀計畫。我就是把電腦連上電視螢幕(現在手機都可以和電視同步收看了),當然繪本動畫只有故事的四分之三,動畫看完我就和孩子故事接龍,問他的想法。意外的發現這是真棒的親子時間。聽聽孩子的看法,為故事創造不同結局。一開始孩子也沒耐性,說不出什麼所以然,這就要考驗父母的堅持了,約兩週十本之後,靖恩主動要接龍,開始發揮創意。「創意」,不是我們要孩子一輩子追尋的社會競爭力嗎……
我也還沒進行完,我把目前整理出來繪本花園的繪本及其主要主題整理如下,也許您可以先從這些繪本動畫著手,如果喜歡,再去圖書館借書或添購。列表的日期是繪本花園每月一書的日期、除了書名之外,其他註解是我和孩子共讀完後,我先快速註記,以方便日後尋找題材。您可用書名在繪本花園網頁搜尋,很快就找到這本書的影片了。
2013-06 「旗魚王」 阿福伯最後沒有去獵殺六公尺長的大旗魚 因為......也許就有討論生命意義的空間
2005-11 「帶來幸福的酢漿草」 小白鼠小黑鼠吵架,誰先道歉
2010-02 「鱷魚和長頸鹿~搬過來搬過去」 大小差太多的朋友 怎麼相處
2010-04 「最特別的同學」 高功能自閉 主要是講小信的阿嬤
2001-12 「大鳥樹」 教導孩子野生動物就是要在野外
2013-07 「奉茶」 好的習俗
2013-08 「愛打岔的小雞」 好的教導
常規 2004-09 「敲門人瑪麗.史密斯」 叫人起床
常規 2009-05 「媽媽變魔術」 教導低年級孩子東西不要亂放
常規 2011-04 「瘋狂愛上書 」 教導低年級孩子開始閱讀
常規 2007-02 「怕浪費的奶奶」 可以問還有什麼不要浪費,或設計活動
常規 2008-06 「全部都是我的寶貝」 收集旅行的小東西 珍藏回憶
常規 2012-12 「帥帥王子不洗澡」 和亂七八糟一起講 很適合一年級
常規 2013-05 「亂七八糟」 很適合一年級
鼓勵 2006-03 「達文西想飛」 得獎繪本
鼓勵 2008-03 「大腳ㄚ跳芭蕾」做自己,別人貼的標籤不必在意 保持熱情
鼓勵 2006-07 「小奇的藍絲帶」做自己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
珍惜分享 2010-09 「小女孩,光腳ㄚ」 有歌
愛惜生命 2009-03 「流浪狗」
意志 2010-10 「要不要」 教導孩子不要猶豫 要果斷
有趣 2011-07 「恐龍怎麼說晚安」
陪伴 2012-11 「謝謝你,小花」 珍惜,可以請孩子發展結局
同伴 2001-08 「是蝸牛開始的」 不要說不好聽的話
同伴 2003-01 「小罐頭」 做自己就好,找出自己的優點,對自己有信心
同伴 2001-07 「你是我的朋友嗎?」 大熊要睡覺小狐狸要玩, 該怎麼相處
療癒 2002-07 「我是老大」朋友都沒了
療癒 2004-06 「獨自去旅行」 珍惜朋友的議題
療癒 2008-02 「擁抱」 小刺蝟,繼續說下去就開始療癒
療癒 2000-04 「鱷魚怕怕,牙醫怕怕」
療癒 2007-09 「豬奶奶說再見」
療癒 2008-04 「芽芽搬新家」
療癒 「火紋身」 不因長相喜歡討厭人
療癒 2011-03 「李奧的天使」 爸媽死了要好好活著
療癒 2006-11 「想念巴尼」 帶孩子面對貓咪的死亡 討論身後的意義
療癒 2005-09 「曼先生的旅行」大人和孩子都失去親人,彼此療癒
當然也有不少繪本「不合用」,但合不合用是個人的感受,倒也不必列出哪些被我打了叉叉……..
如同 YouTube 上觀賞影片,是有方法下載收藏的,繪本花園裡的繪本影片也是如此,它們是 SWF 影片格式,但本文純粹是分享繪本資訊,至於要下載大進補,可能要自行張羅嘍。
由於我習慣用影片及教室的投影設備說故事,所以這些資料我用的上,如果您是一定要手拿一本書來說故事,可能就是把這個繪本花園當成視聽資料庫,找到想要的題材再去找書。當然,如果您更進階,繪本的影片看過,就完全不用書,完全靠自己來說書,那這 184 本書就更適合您了。
這篇文章發表也在 穀子爸爸臉書專頁:
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9-14
- Jun 30 Mon 2014 17:39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二 我可愛的故事夥伴布丁狗
...... 我說:「現在我們邀請這隻貪心的狗到現場,他剛從河裡爬出來,全身都還濕濕的,你們來教他為什麼不要貪心」。瞬間我取出預先藏在旁邊的四十公分中型填充狗娃娃….你知道嗎,現場一片驚訝歡笑聲…….那時候才是享受當明星被崇拜的樂趣阿…然後請孩子「教」這隻「布丁狗」什麼是不貪心,瞬間聽故事的人變成教導的人 ......
尊重生命、愛惜生命、珍惜物品的三個故事:
8 貪心的狗(珍惜擁有的事物)
12 小男孩和大魚(尊重生命)
13 流浪狗(珍惜生命、愛)
我認為孩子要先會愛自己,才談的上去愛同學。不懂得愛自己,家長卻一直要求孩子要會與人分享,很容易就成了磨人的教條 …… 如果孩子能從尊重生命(例如:小男孩和大魚)、愛惜生命(例如:流浪狗),體會到先重視自己的感覺、開始珍惜身邊短短的鉛筆、擦成圓形的橡皮擦、有點關不起來的鉛筆盒。能珍惜生命珍惜物品的孩子,更容易把感覺擴及他人 ………
我每週的說故事時段,或是先播放故事影片、或是口述故事、再設計一個活動、或穿插一個自編的兒歌(效果很棒)、或是安排一個小小手做、畫圖。每次講故事四十分鐘的時段,最多四個元素(例如:看故事、提問互動、小活動、畫下來,四個元素)。時間剛剛好。設計過的說故事時段會緊緊抓住孩子的心,自動願意參與,短短時間小小作品,班級導師也會看到,會增加彼此信任與互動,尤其是從班導口中得到正面回饋,更是志工繼續說下去的動力……
之前曾貪心想多一些變化球,時間太緊湊未必會好。我曾有一次想太多,一個故事時段四十分鐘,硬是講了三個同性質的故事,認為可以增加孩子的印象及理解,但勉強講完也許孩子的內化並不多。有一次,只有「一個」簡單的故事,但繞著這個主題打轉,卻是很成功的。
有位班導給我很重要的回饋,有一次我講「貪心的狗」,伊索預言裡的簡單故事,貪心的狗嘴裡叼著一塊肉,還想要河中倒影那條狗的肉,結果跳下去搶,什麼都沒有了。
我先口述一次故事(也帶著聲調氣氛及表演,第一個元素,說故事),然後引導孩子為什要不要貪心(第二個元素,提問互動),此時也許互動並不很踴躍,孩子的回答也常青澀籠統。然後我放了這個故事的影片(第三個元素,視聽效果),有趣的影片孩子就更有印象,最後使出壓軸(第四個元素) ……
我說:「現在我們邀請這隻貪心的狗到現場,他剛從河裡爬出來,全身都還濕濕的,你們來教他為什麼不要貪心」。瞬間我取出預先藏在旁邊的四十公分中型填充狗娃娃….你知道嗎,現場一片驚訝歡笑聲…….那時候才是享受當明星被崇拜的樂趣阿…然後請孩子「教」這隻「布丁狗」什麼是不貪心,所有孩子都踴躍舉手,報酬是可以和布丁狗抱一下。男生、女生,都沒分別,人人都想抱,瞬間聽故事的人變成教導的人。
隔了幾週再去那個班,班導說那個故事孩子印象很深刻,幾乎每個人都在當天的小日記寫到,學到了不貪心和分享。而這個故事再簡單不過,兩句話也可以講完。而我用四種元素在四十分鐘內重複四遍「不貪心要分享」,卻不顯得教條。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刻,我終於建立起屬於自己說故事的好方法……
一年前我好想去學腹語,看到有人手控大布偶,用腹語變成雙人表演講故事,效果很好,但學腹語終究不得其門而入。現在我只是手拿著布丁狗,孩子看到明明就是故事爸爸在講話,還是跟著入戲。就有孩子說,「明明是你在說話」,可是他還是跟著一起在笑,這真是孩子可愛的地方….
其實「布丁狗」是自己孩子表姊長大後交接的玩具,靖恩明明屬狗,卻只喜歡貓,誰曉得為什麼會這樣,哈哈,布丁狗從沒有人要玩,卻意外成了校園明星,成了我校園熟識孩子見面打招呼的話題(布丁狗參與了七個班級接觸約200 位孩子,約佔永平二年級三分之一),大大的頭、水汪汪的大眼睛、全身粉紅色。其實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,是到班上講故事時孩子們說的,我上網搜尋又和那個布丁狗不太相同,總之有了名字多了很多親切……
所以家裡的填充玩具不想要了,千萬不要扔,越大越好。不必準備小禮物了,一隻布丁狗也可以搞定喔。每次講完要用酒精瓶噴一噴消毒殺菌,畢竟那麼多孩子在摸要注意病菌傳染。後來再去那幾班,他們都會來追問,今天布丁狗有沒有來,唉,不是問穀子爸爸下次什麼時候再來……弄了半天明星不是我…..
布丁狗第一次來班上是「貪心的狗」,第二次來班上是「流浪狗」,我一樣是快到最後才用驚喜的方式把它拿出來,說他就是因為被主人棄養,沒有東西吃,才會變成「貪心的狗」。硬坳把兩個故事的主角接起來。這次布丁狗還帶著另一隻「小小狗」,他們都是流浪狗。故事聽完,我依以下的順序把議題帶進去:
1. 威利(故事影片裡流浪狗的名字)後來有沒有被捕狗隊抓走呢?
2. 捕狗隊抓走的下場是什麼?
3. 小男孩有沒有把威利帶回家?
4. 他們有沒有辦法一直照顧威利呢? (伏筆:故意說他們沒有辦法好好照顧威利啦.......銜接讓布丁狗上場的驚喜)
5. 現在我們請威利來到現場,你們來告訴牠...... (布丁狗及小小狗出場)
6. 布丁狗發聲:
你們很多小朋友,都是一下子說很想養狗,就要爸爸媽媽買小狗,
有時說同學養我也要養、有時說電影裡的那隻狗好可愛我也要養一隻。
可是養一養又說不想養了。
有時說沒時間養、有時說會打噴嚏不能養、有時說不喜歡我了,
然後就把我丟到路上變成流浪狗...........
你們會這樣嗎? (讓孩子舉手講話,講的人可以抱一下)
7. 教導孩子去認養、不要去買 (請爸爸媽媽上網查,很多狗狗中途之家可以認養)。不要一下子衝動就去認養或買小動物。 養了就要有耐心,不要放棄,要堅持,因為牠是生命。
8. 舉例:我家的每一個小動物都陪我走完全程。我養過:小貓、小狗、天竺鼠、魚、鴿子、白文鳥、紅文鳥、愛情鳥、小鶯哥。 每一個小動物都在我家度過全部的生命與陪伴。
這次說故事時段也講了「小男孩和大魚」。小男孩撿到一條受傷的大魚,養在浴缸,大魚受傷好了,可是浴缸太小,大魚並不快樂,小男孩決定把大魚放回湖裡。很棒的一個尊重生命的故事。搭配流浪狗的故事,成了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故事組合。
下一篇繼續把這些故事的運用全部與您分享。待續 ……
並感謝來校指導故事戲劇的劉敏老師,布瓜兒童閱讀帶領人讀書會的共同創始人,現在在校講故事,常常都有她的「影子」在。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06-30
- Jun 29 Sun 2014 05:07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 by michael
這一年我在永平說的故事:之一 全部與您分享
一年前自己的孩子轉學到永平國小二年級,爸爸向學校要了一份一年級才有的新生入學手冊,想多瞭解學校,就這樣填了志工表,意外的進入說故事志工的行列。隨後又加入輔導處的兩種志工。尤其是每週一次在圖書館輔導陪伴同一個孩子整整一學年,看到他生活學習上的小狀況,以及他的進步,也給我許多教養上的啟發,誰是老師,誰又是學生呢! 還有這個學期當起醜小鴨,為輔導信箱回信,和幾位孩子成了「筆友」,瞭解三四年級孩子人際關係的窘境、五六年級孩子的迷思。這一年,在校生活最豐富的可能不是我家孩子,是我啦……
這學年我一共講了十六個故事,之所以想要在此整理出來,也是因為為了講這十六個故事,後面瀏覽篩選的,卻何止兩三百個故事。也想把這個心血留下記錄。每個故事爸爸媽媽,都有自己說故事的一套方法啦,但我們就是常常得去花時間找合適想要的題材,希望我的內容,能提供給故事爸爸媽媽一些元素。
有些故事爸媽喜歡說說旅遊故事、認識蔬菜昆蟲、或是做做腦筋急轉彎、益智問答。其他進入校園的故事團體專講忠孝節義品德故事。題材沒有好壞分別,都是 故事爸爸媽媽的愛,只是因為剛好自己的孩子正在度過一二年級,班級導師有給我好幾次正面回饋,希望我(們)能多講關於人際互動、分享、愛惜自己的故事,班導說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,就算不是獨生子女,也需要更學會與人相處。我從班導那邊得到幾次故事題材的肯定,更確定這個方向可以幫助到一二年級的孩子。這學年依照說故事的順序,列表如下:
上學期:
1 螞蟻報恩(友誼、可以先對別人好)
2 貪心的獅子(珍惜、不貪心)
3 小女孩光腳丫(分享)
4 艾瑪回來了(和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 、做自己)
5 理奧納多想飛(跟別人夢想的不一樣沒有關係、做自己)
6 不想表演的小丑 (不一定要走別人安排好的路,自己去實現)
7 擁抱(愛)
下學期:
8 貪心的狗(珍惜擁有的事物)
9 是蝸牛開始的(愛自己、喜歡自己、不要說別人、不遷怒)
10 露比娜斯(奇特又輕鬆的冒險故事)
11 膽小的威力(鍛鍊身體、重視自己)
12 小男孩和大魚(尊重生命)
13 流浪狗(珍惜生命、愛)
14 我有友情要出租(珍惜友誼)
15 魯班與阿奇(珍惜友誼)
這些故事環繞在四個主題:友誼、分享、重視自己、愛。
我認為孩子要先會愛自己,才談的上去愛同學。 認識自己、探索自己的議題,不是只有大人在歷經生命種種辛苦之後才會有的省思。如果孩子能從尊重生命(例如:小男孩和大魚)、愛惜生命(例如:流浪狗),體會到先重視自己(例如:膽小的威力)、開始珍惜身邊短短的鉛筆、擦成圓形的橡皮擦、有點關不起來的鉛筆盒。能珍惜生命珍惜物品的孩子,才容易擴及他人,開始願意分享(例如:小女孩光腳丫),而不是凡事爭論為什麼他先不是我先(例如:是蝸牛開始的)。也許這樣進入友誼的話題(例如:我有友情要出租),愛的話題(例如:擁抱),會是自然而然的頻率。
一旦定調,我就是依這四個主題篩選故事,難是難在故事在哪裡阿,Google 打關鍵字未必有用,上圖書館翻也像是大海撈針,但持續的尋找仍是有用的,如今我有一整套這四種生命品質的故事集,現在一次送給您,意思是與您分享清單啦,還有我呈現的方式。記得一定要去找來講給孩子聽喔。大人收集起來是沒什麼用處的,唯有變成您活靈活現,在教室講台前的生動演出,孩子才會受益,這個愛就進去了……..
下一篇把這些故事的運用全部與您分享。待續
這篇文章發表在:
michael 臉書的 穀子爸爸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storydaddy4370
michael 2014-06-29